機械社區(qū)

標題: 〖實例14〗摩擦輪傳動加壓方式的優(yōu)劣 [打印本頁]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4-12-17 18:19
標題: 〖實例14〗摩擦輪傳動加壓方式的優(yōu)劣
本帖最后由 鬼魅道長 于 2018-11-29 00:03 編輯

這次是一個摩擦輪加壓的討論,如圖14-1所示可看出主要原理是減速機驅(qū)動橡膠輪帶動鋼筒轉(zhuǎn)動,旋轉(zhuǎn)方向已示出。
1.問題描述
方案1和方案2的加壓方式,從受力分析來看,使用效果一樣嗎?如不一樣,哪一種更合理?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 下載次數(shù): 228)
2.討論
說,分析這類問題,通常首先是憑感覺,這是人類長期自然進化發(fā)展出來的天生的判斷力,如果看起來不協(xié)調(diào),往往就有隱患;某些非常重要的設備,在樣機做出來之后會讓一些老工程師和科學家坐在一邊看兩天,不為別的,就是純粹地盯著看,如果覺得哪里不合適,馬上有人記下來,也許就是一個隱患;從圖14-1上看,此機構(gòu)的力傳遞路線是:彈簧—減速機安裝座—減速機輸出軸—小摩擦輪,由此將小摩擦輪壓緊在大摩擦輪上;
一般這種小摩擦輪材料是聚氨酯,大摩擦輪材料是Q235;可以看出其設計思想為:使用一段時間后,小摩擦輪直徑磨損變小,這時只需將彈簧的壓緊螺母向里旋緊,即可繼續(xù)正常使用,直至用到需要更換摩擦輪;
這種加壓裝置,不足之處是減速機輸出軸承受較大彎矩,選擇減速機時要考慮減速機輸出軸所能承受的最大徑向力必需大于摩擦輪傳動所需的正壓力,而且要留出一定的富裕量;優(yōu)點是裝置簡單、體積小,使用時調(diào)整、更換摩擦輪都很方便。

粗略分析之后,建議不要使減速器直接聯(lián)接小摩擦輪,說,這樣會讓減速器輸出軸承受側(cè)彎距,并提出解決方案:
1.摩擦輪固定在一個回轉(zhuǎn)臂上,通過回轉(zhuǎn)臂壓緊大的摩擦輪;
2.減速器與摩擦輪之間增加一個傳動裝置,可以采用鏈條、三角帶或同步帶,根據(jù)設備工作條件選擇傳動方式。
說,整個磨擦輪的機構(gòu)也有問題:
1. 首先,只有一個鉸接機構(gòu),電機、減速器及壓板等會有較大的重量,造成磨擦輪側(cè)彎而沒有理想中的水平壓進,那么磨擦輪軸線有可能不能保持與大輪平行,從而造成偏磨,使用時間越久問題會越嚴重;
2. 其次,沒有考慮卸荷;磨擦輪懸臂安裝,大輪給減速器輸出軸同樣于正壓力的反壓力,輸出軸的軸承會有問題;
建議更改方案:
1.用雙導軌保持磨擦輪水平壓進;
2.做卸荷機構(gòu),磨擦輪用單獨的軸承支承反壓力,軸承座與進給導軌架固連,當然電機減速器也與導軌架固連,減速器輸出軸與磨擦輪軸用聯(lián)軸器聯(lián)接。

不用說,如果按照上面甲、乙兩位提出的方案進行安排肯定更合理,但提問者解釋說,安裝空間有限,恐怕只能如此布置;在選擇減速機時,已考慮到減速機輸出軸所允許承受的最大徑向力,并計算出摩擦輪傳動的最大徑向力約980Kgf;所選減速機額定承受的最大徑向力為1600Kgf,所以使用應該沒問題,但對減速機的壽命可能會有一點影響。
完全理解提問者的無奈,說,有時候設計就是在一個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進行的;所有的工程師都希望能夠擁有最寬松的條件和最有力的支持,可以做出一套如春夜暖風般讓所有人在各方面都感到心滿意足的方案,但是很可惜,正如現(xiàn)實中不會出現(xiàn)誤差為零的尺寸一樣,想要做出符合要求的設計,往往都必須在某一些方面付出代價,就好像這臺加壓裝置的配置,為了節(jié)約空間,只好退而求其次;而為了在“不完全”的條件下把設計做好,如圖14-2的受力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 下載次數(shù): 214)
說,從圖14-2可以看出,兩輪的正壓力總是沿著兩輪的圓心連線的——即法線方向;而對減速機進行受力分析可知,雖然力的方向不太一樣,但對鉸軸產(chǎn)生的力矩效果是一樣的;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兩種方案,其實并沒有區(qū)別。
不同意,說,上面的分析中其中有個致命的疏忽,即:雖然在靜止情況下,彈力和正壓力對鉸軸的力矩和為零,但小摩擦輪的驅(qū)動電機啟動時,一定會有新的力加入,受力情況會改變;

具體是這樣的:在完全靜止的情況下,受力如圖14-2所示,當驅(qū)動電機帶動小摩擦輪做逆時針旋轉(zhuǎn)時,大摩擦輪得到兩輪相切點的向下的力,并做順時針旋轉(zhuǎn),由此可知小摩擦輪從與大摩擦輪相切點處得到一個向上的反力,方案一和方案二一致;但不一致的地方在于鉸鏈座的位置,方案一的鉸鏈座在下方,方案二的鉸鏈座在上方;
因此可以得到這樣的判斷:
方案一,小摩擦輪得到的反力使得整個自動加壓裝置有脫離大摩擦輪的趨勢;
方案二,小摩擦輪得到的反力使得整個自動加壓裝置有靠近大摩擦輪的趨勢;
同意的分析,并補充說,電機啟動的時候最為猛烈,然后逐漸趨于平穩(wěn);而在任一瞬間這種趨勢的劇烈程度,取決于此時小摩擦輪驅(qū)動大摩擦輪所需要克服的阻力矩的大小,如大摩擦輪中心軸的軸承的滾動摩擦力,大摩擦輪自身的慣性矩等。

3 結(jié)論
結(jié)論大致就出來了,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是互補的,方案一的優(yōu)點是減速機輸出軸相對負載小,電機不易卡死,缺點是易振動,而方案二正好相反,優(yōu)點是不易振動,缺點是減速機輸出軸相對負載大,電機易卡死。至于孰優(yōu)孰劣,就要看這臺機器的其他部件設計方案了。

小貼士:
在成大先主編的《機械設計手冊》(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第3版)第3卷,第2章摩擦輪傳動里的圖12-2-5—一種自動加壓裝置中,顯示的裝置和方案二原理一樣,只是擺放位置稍有變化。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查閱一番,以作比較。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051171562501287936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12-17 18:51
說的精彩,直覺就是依據(jù)日常生活的現(xiàn)象來判斷,雖然不一定精確,但是定性分析上多數(shù)是可靠的,比如樸素唯物主義,原始共產(chǎn)主義社會,畢達哥拉斯原子論。
作者: ming1206    時間: 2014-12-17 19:45
很好學習了

作者: 龍吟Winn    時間: 2014-12-17 22:22
樓主搞什么產(chǎn)品的?莫非是overhead monorail ?
作者: ananc7    時間: 2014-12-17 22:35
先評論后細看
作者: pyc5850    時間: 2014-12-17 23:14
佩服甲乙丙丁這些大俠 考慮問題有思想,有深度。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4-12-18 09:14
   越看越覺得做設計好難,每個方案都有欠缺和優(yōu)點;咋么選擇真需要不停的累計。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8 09:26
一直在關注大俠的分析案例  很受益  希望繼續(xù)不斷更新
作者: gyq720    時間: 2014-12-19 08:50
最有感觸的是“”丙“”所說的,如果大家都沒有限制條件,任你天馬行空的去做的話,那肯定會做的很完美,但設計,不可能不給定你限制條件,就是矛盾中進行的。
作者: lcj239    時間: 2014-12-19 20:04
一直關注著大俠的實例,贊
作者: c529700414    時間: 2014-12-21 03:44
跟著學習學習,漲知識
作者: 739046455    時間: 2014-12-21 19:48
第一遍還沒看懂,再多看幾遍
作者: qdtruck    時間: 2014-12-21 20:13
大俠懂的東西太多了,佩服!
作者: 小冬張    時間: 2014-12-22 10:47
這個東西感覺很好
作者: rqsjmmm    時間: 2014-12-22 11:27
設計就是這樣,盡力滿足特定條件,力爭完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作者: liuyanxue    時間: 2015-2-2 13:50
本帖最后由 liuyanxue 于 2015-2-2 13:54 編輯

其中,關于圖中標示的受力分析,小弟沒有看懂是以哪個為研究對象的,以及結(jié)論:
因此可以得到這樣的判斷:

方案一,小摩擦輪得到的反力使得整個自動加壓裝置有脫離大摩擦輪的趨勢;

方案二,小摩擦輪得到的反力使得整個自動加壓裝置有靠近大摩擦輪的趨勢;


怎么來的。下面是我的受力分析,前者為小輪,后者為取整體分析的,還望大家指正我的錯誤,迷茫中

javascript:;@鬼魅道長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5-2-2 14:06
漲見識了道兄
作者: 零件工程師    時間: 2015-2-3 09:08
回帖以表示對您的尊敬!每帖都收藏學習中。
作者: 機械結(jié)構(gòu)-彎月    時間: 2015-2-3 10:30
復制收藏,以后做的時候上哪找這經(jīng)驗去
作者: hyz412    時間: 2015-2-5 22:35
我一開始看圖得出和丙的的類似
作者: 滄哥哥    時間: 2015-2-6 10:29
nice
作者: 5ego    時間: 2015-2-7 17:22
真的精彩
作者: scuxyz    時間: 2015-2-14 20:18
方案一迫使彈簧推開,方案二迫使彈簧壓緊,從彈簧所受力矩角度很好理解的
作者: ╭ァ氵sA_n    時間: 2015-2-14 21:59
培養(yǎng)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作者: 藍道生    時間: 2015-2-14 22:19
個人覺得乙說的比較正確
作者: 淡淡的水    時間: 2015-2-20 23:31
學習了。。
材料,磨損,設計的限制與無奈
作者: stoplonely    時間: 2015-2-28 16:25
道長的帖子都是精華啊。。
作者: siaoma    時間: 2015-6-8 13:35
你好,關于你這個摩擦輪傳動的圖紙能不能發(fā)我參考一下?我要設計一個關于摩擦輪傳動的結(jié)構(gòu),想了解一下這類結(jié)構(gòu)的細節(jié)。
新手入行,請多多指導~
我郵箱:1292707631@qq.com
作者: xiaolongnu    時間: 2015-6-9 13:08
學習了,謝謝
作者: l6067066    時間: 2015-6-12 17:20
分析得確實精彩,學習了
作者: 中國龍1222    時間: 2015-6-12 18:19
一直在關注大俠的分析案例  很受益  希望繼續(xù)不斷更新

作者: aalives001    時間: 2015-6-17 14:56
學習了。
作者: 山中漁人    時間: 2015-6-18 13:57
分析的很精彩!
作者: 破刀屠神    時間: 2015-7-5 15:58
很有深度哦
作者: 一劍青龍    時間: 2015-7-5 19:38
設計工作原來是這個樣子進行的啊
作者: 勁柳MARTIN    時間: 2015-8-28 14:10
受力分析還有點不明,再好好想想。。。
作者: 桃源閑客    時間: 2015-9-1 15:11
分析的很到位。
作者: 杰852    時間: 2015-9-1 16:33
學習了
作者: 卓森    時間: 2015-11-6 10:40
有過類似結(jié)構(gòu),但是我有個疑問,雙導軌實現(xiàn)摩擦輪水平壓進?小摩擦了運動軌跡是圓弧,導軌不是直線么
作者: Joezyzhu123    時間: 2015-11-6 17:08
討論的很精彩呀,案例也很實用,希望樓主多多更新類似案例,我們努力學習~
作者: 張生66    時間: 2016-4-27 16:41
學習!長知識!
作者: 小杰ZX    時間: 2016-8-5 10:50
分析的好透徹
作者: 蝸牛22    時間: 2016-8-5 11:33
學習。。
作者: 李振國    時間: 2016-8-5 11:35
說的不錯像是在演話劇。不是諷刺,真的很貼近生活
作者: huanghuang    時間: 2016-8-8 11:37
學習了,謝謝樓主分享
作者: 蟲子第一家    時間: 2016-8-10 09:13
受教了,直覺加上理論分析很有說服力!
作者: cangzhoumj    時間: 2016-8-10 09:20
夠費勁的
作者: Lsw_dVz2Z    時間: 2017-7-22 21:03
非標小白前來學習,順便簽到
作者: czcczc    時間: 2017-7-26 11:12
好高端的揚子,,,,,,
作者: 月中魚    時間: 2017-7-26 14:42
學習了,感謝分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mg705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