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738|回復: 1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個您從未見過的SolidWorks技巧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15-9-24 16: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輕松移動草圖
5 m6 L, `8 }( D& x- ]7 A    當您不滿意您的草圖相對于原點的位置或者其他原因,這個技巧是一個最隱蔽但最易于使用的工具。在編輯草圖環(huán)境中進行移動草圖的操作,總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當我們正在定義的草圖是從DraftSight或其他2D軟件中復制黏貼過來的。  |+ \6 V7 A- T' X
' v& G) x1 t1 Z& C9 H+ i
    大多數(shù)使用者會遇到這種麻煩,他們總感覺應該能夠在草圖繪制窗口中選擇所有的草圖實體,然后抓住一個點并拖曳整個草圖(到新的位置)。這種想法雖然聽起來似乎很合邏輯,但現(xiàn)實中就是沒有這種情況。您也可以嘗試使用移動實體命令,但它總是不能捕捉到您所期望的最終位置。& D4 X& @& u" N5 l- X2 g7 G% {' _

! k4 s, D) u8 N/ [6 e% {    下面介紹的方法是完全有效的,也十分容易做到,您只需要知道點擊的順序即可。2 {. _' ~6 [" g
    1. 框選您要移動的草圖實體。
9 I. S# @) F& Y  n, b    2. 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選擇草圖中的一點拖曳選定的實體。3 W" t4 P' x8 c( f; W& ~9 t

+ [' t0 G. b. y, R( {% @) c5 Q) I# [    這里的竅門是,按Ctrl+拖曳選擇和Windows是復制。精髓就在于注意光標下方小小的(+)符號。如果這個時候您放開鼠標左鍵,系統(tǒng)將復制草圖。9 o9 C6 T0 [: f) s' ?
相反地,在「復制草圖」操作過程中,釋放Ctrl鍵的同時,還保持牽動您的鼠標,那么。+)號消失,整個操作就會變成一個移動命令。當您選擇的點是正確的位置或捕捉到原點,再釋放您的光標即可。/ {+ K0 s" U) _/ G+ o
總之,成千上萬的功能在SolidWorks數(shù)百萬的代碼中,這些都是一些非常有用但隱藏很深的常用功能。我希望您找到一些您不知道的功能,可以幫助您提高您的設計質量,最重要的是,幫助在您的設計工作中節(jié)省您的時間和精力。 
/ B7 r9 F% F5 n" k; o1 x' H+ L% g4 p2 o
第二、復制曲面1 W, ?- u9 Q0 N* L( I
    從一個到另一個部分復制表面曲面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當您想要建立在下文中間部分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當您得到一個不規(guī)則形狀的輸入文件時,成千上萬的表面曲面,您只需要提取其中的一個部分表面。& M5 c: a4 q2 i+ G
' ~& t* e! B7 h: h. c7 R  Y
    遵循以往的操作方式,您可能需要使用在虛擬表面或建立曲面這部分的應用程序。僅僅將其表面加厚作為一個新的特征。您可能會問自己的是:這聽起來很不錯,但是沒有「復制曲面」的命令。 您這種想法絕對是正確的!
2 V( |4 S6 s: N2 t8 W- B* k許多使用者嘗試使用縫合曲面命令,但這并不是最佳的選擇。除非您選擇的面彼此相鄰,并能形成一個單一可以縫合的表面。然而,有一個簡單的技巧能解決此問題,那就是「偏移曲面」命令。選擇一個面或面孔,不論相鄰或脫節(jié),并選擇偏移曲面。. A9 x4 e" `  s' ?: d( N; d9 X4 i
當特征管理樹顯示在「偏移曲面」狀態(tài),當您設定等距距離為零的時候,特征管理樹對話框中將主動顯示為「復制曲面」。您可以在組合件中使用這個功能,但是僅局限于編輯零件狀態(tài)。您也可以選擇其他零件的面孔和復制曲面。這將建立一個相互關聯(lián)的表面。這個工具已經真實應用到幾十個案例中。
' r1 k! b, P0 c第三、爆炸方向的控制3 I0 Z% `5 z5 N, Y9 ]6 x4 u! e; ~0 Z; `
    像在SolidWorks軟件中的其他幾個功能一樣,三重軸方向的控制可以透過ALT鍵和三重軸拖放進行控制。
# z; m5 a/ L" u0 k3 |4 @% L只需啟動爆炸命令,或編輯現(xiàn)有爆炸視圖,并開始一個新的爆炸步驟。三重軸總是遵循零件或組合件的三重軸方向。三重軸的移動和重新調整,只需按住ALT鍵,使用藍色球體選擇并拖曳三重軸在X、Y和Z軸移動以滿足您的要求,然后將其拖動到其他幾何體上面。這個功能可以快速的選擇到線性邊線、隱藏的平面、孔特征或圓柱形的軸特征。這樣可以調整三重軸的新方向和位置。
5 s" }) U  h& w% V6 | 只要是在SolidWorks三重軸操作時,考慮這個技巧都有效。比如移動或復制實體,移動與三重軸等等。 # U1 Z4 T$ S2 |0 C+ n/ i
$ t0 T/ Z. k1 _+ `5 e
第四、選擇封閉輪廓
: Z# X5 S/ _' S  V" Q. D1 g    您一定經常使用轉換實體引用功能,但是想知道為什么當您選擇平面進行轉換實體的時候只是轉換了最外部邊線嗎?您一定厭倦了手動選擇內部輪廓的每個邊線吧?透過簡單點擊兩下,就能輕松解決您的問題!當您建立一個新的草圖,只需在選擇和平時轉換實體相同的平面的同時,按住CTRL鍵來增加一個選擇元素,就是內部輪廓的一個邊線!這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封閉輪廓選擇。透過這樣的操作,將會轉換引用被選定的平面外環(huán)線(默認)的內部輪廓的邊線。
. L/ H1 Q& I$ ]" k通常選擇平面后轉換實體引用得到外環(huán)線(默認)0 L) U+ f7 f) a* [4 h5 A
CTRL鍵選擇平面和一個內部邊線后,轉換實體引用得到內部環(huán)線; a; D, W- g5 u$ M
    選擇封閉輪廓邊線:6 `5 j7 z7 }+ y& B3 [, |8 p
    這個技巧也適用于選擇內部閉合邊線,如果您想要一個圓角或倒角添加到內部封閉輪廓邊線但不是應用于外部循環(huán)邊線。這樣做有個額外的好處,如果您要改變影響上面顯示的內切草圖,在添加或刪除切割輪廓邊線的時候,您的圓角或倒角不會出現(xiàn)錯誤。
& w5 F  L% `8 T( ~, N
# ?/ ]$ d; {' ~) X3 m! M    如果您透過選擇了所有內部邊線(制作圓角或倒角),或如果您改變內部邊線的數(shù)量時,您會得到一個錯誤的圓角或倒角。這將需要透過編輯應用特征來解決遺失或添加的邊線來修復這個錯誤。% B) {1 v) W! m: P
% w$ t7 V+ ~2 J$ O, _
第五、選擇一條邊建立草圖
; c, A# x5 I5 V! Z& K9 t2 v. w    這個特殊的功能只是讓您做到幾件事,以最少的步驟建立SolidWorks特征。5 u1 O+ ?  M  z. E, V2 ^
只需選擇任何實體的任意邊線,然后單擊「插入」-「草圖」,草圖的基準面就會自動的建立。正常的邊線被選定后,建立的草圖平面終結點會自動放置于被選中邊線的最近處的那個端點。* t6 s: Z' _6 S; Z/ [
7 M2 [* Z" I- G/ M
    此操作支持從邊線和棱柱型邊線或放樣后產生的邊緣線,幾乎所有的邊線類型。您也可以使用「插入」-「參考幾何體」功能添加一個垂直于曲線的平面。這將跳過正常所需要的所有步驟,直接開始一個新的草圖繪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5-9-24 20:17:17 | 只看該作者
頂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fā)表于 2015-9-27 13: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fā)表于 2015-10-1 09:31:51 | 只看該作者
隱藏得這么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5-10-1 17:24:14 | 只看該作者
哇噻 還挺好的  這些小秘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5-10-2 22:51:2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5-10-3 13:44:1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5-10-4 14:36:02 | 只看該作者
很實用,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5-10-5 16:53:4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5-10-10 18:28:42 | 只看該作者
頂起,挺實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4-9-29 03:26 , Processed in 0.0506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